English

怎样做个出色翻译

1999-03-12 来源:生活时报 倪宠志 冯华伟/文 我有话说

在朱镕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,她精确翻译,赢来一片赞誉。

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次演讲,她现身说法,博得满堂喝彩。

去年12月23日晚,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视听中心被挤得水泄不通,能坐500来人的大厅,一下子来了1400多人。

一身咖啡色的便装,一头短发,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笑容,这便是朱彤。

“大家好,很高兴能跟这么多大学生朋友在一起。我1990年参加工作,但我总认为自己仍是一个大学生,每次跟他们在一起时,我都感觉非常亲切。我没有料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,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自己的话,我还是第一次。”

几句漂亮、得体而又有点风趣的开场白过后,朱彤便开门见山地开始了她的讲座。

重视基本功强调中英文基础

朱彤首先强调:做一个出色的翻译,必须有良好的中英文基础,不可忽视的是对古文的学习和研究,它能使翻译的中文简练达意。朱彤笑着谈起了她的中学时代。她在北京师大附中念的中学。她所在的这个班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古文量特别大,很多古文要求学生背诵。朱彤说:“当时是为了应付考试吧,背了不少的古诗文,背过考完之后可能就忘了,也没有怎么特别留意,可是到后来才发现,那些东西早已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,潜移默化地影响、帮助了自己。”她说她的中文和古文的功底是在中学时代奠定的。

突破听力要听够1200小时

听、说、读、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功。朱彤说:“作为一名翻译,重要的是听说读。听,要苦练,尤其是对有特殊音和语速极快的情况,练听力,听的内容并不重要,只是练技巧;说,对人的嗓音有要求,说话要有底气;读,除英文小说之外,要关注时事新闻,特别是有关中国的报道。她顺便谈了她在翻译培训班的日子。当时她和同事们一起从早上起来到晚上休息,不停地听磁带,听到英文嘴里说中文,听到中文嘴里说英文,做交替练习。老师们叫这个练习为tapehour。老师告诉他们,要做一名合格的翻译,一个小时叫一个“tapehour”,要听够1200个小时!现在让朱彤受益最大的,正是那段集中强化的日子。

优秀翻译是杂家

优秀的翻译是杂家,不论谁说,说什么,有什么口音都能译。朱彤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。一次,江主席与外国专家聊天,说起中国的古代科学文明,江主席引用了庄子的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”,表达“极限”的意思。当时朱彤一听就糊涂了,江主席见她不明白,就把这句话写了下来,又解释了一遍,她才明白。朱彤说,真没想到江主席的兴趣那么广泛,其实他的专业是理工,但他的中文功底异常深厚。一些古诗句,一些古圣先哲的话,在不同的场合江主席都能随口吟出,运用恰到好处。

“急智”——是对翻译高层次的要求

良好的应变能力也是一个翻译尤其是口语翻译所必不可少的。应变能力又叫“急智”,它要求快速搜索以前大脑中贮存的信息,然后进行提取或加工、综合、创造,这是对翻译的高层次的要求。她举例说,在朱总理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,她曾经遇到一个词“铁面宰相”,这是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吴小莉向朱总理提问时说及的。朱彤听到这个词心里就紧了一下,不知该怎么翻。就在快要将这个词跳过不译时,朱彤猛然想起前两天的国外杂志形容朱总理时有这么一个词Poker-facedprimister,就翻译了出来。事后她说有点后怕。

另外,朱彤认为,作为一名翻译,既不能太情绪化,又需要准确表达出谈话人的感情,既要有“谦谦君子”的风度,又要有“舍我其谁”的气概。

朱彤的讲座在热列的掌声中结束了,但她的气质、风度、举止与言谈却深深地印在了二外年轻听众的心中。她的一席演讲更是给大学生们留下了不尽的思索。

朱彤小档案:

朱彤,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,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译员培训班,1990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,担任为国家领导做翻译工作。她在重大政治活动中,特别是在朱基就任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以其精湛的翻译才华,赢得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青睐,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